高盛研究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AI)可能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大变革因素,将全球 GDP 增长 7%,并将生产率增长提高 1.5 个百分点,持续十年 1。然而,这种变革潜力并非没有挑战,尤其是在就业市场领域。
随着 AI 系统变得更加复杂,预计大约有 3 亿个全职工作岗位可能面临自动化 2。这种暴露并不均匀分布在所有行业或职业中。在美国,据估计有三分之二的职业岗位都面临某种程度的自动化,其中高达一半的工作量可能被 AI 系统替代 3。然而,报告强调,大多数工作岗位很可能是被 AI 技术补充而不是替代。
历史上,由于自动化而导致的工作岗位流失往往会被新职业的创造所平衡。技术创新一直是长期就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进步,新的工作角色也随之出现 4。反过来,这些新角色对其他行业产生了连锁效应,在医疗保健、教育和餐饮服务等领域创造了额外的就业机会 [^5^]。
经济学家大卫・奥特尔(David Autor)的一项研究突显了技术驱动的就业创造的重大影响,揭示了当前 60%的工人从事的职业在 1940 年并不存在 [^6^]。这一发现强调了过去 80 年就业增长超过 85%可以归因于由于技术进步而出现的新职位 [^7^]。
虽然 AI 有可能扰乱现有的就业市场,但不应忽视技术驱动的就业创造的历史先例。随着 AI 系统变得更加普及,将会有新的机会让工人适应并过渡到新创造的角色中。然而,社会和政府必须通过投资教育和技能发展计划来为这些变化做好准备,以确保劳动力准备好迎接 AI 革命 [^8^]。
此外,广泛采用 AI 系统还可能带来经济增长和提高生产力之外的潜在好处。例如,基于 AI 的自动化可以使人类工作者从事更具创造性和复杂性的任务,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质量 [^9^]。
总之,生成式 AI 的崛起有可能对全球经济和未来的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存在挑战,特别是关于工作流失的问题,但技术驱动的就业创造的历史给人以乐观的理由。通过投资教育和技能发展,社会可以确保劳动力具备适应 AI 革命并利用其潜力实现经济增长和提高生产力的能力。